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转帖] 赞赏毛主席诗词的知识分子不受谁影响,不分新旧社会

赞赏毛主席诗词的知识分子不受谁影响,不分新旧社会2016-10-11 17:55:42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刘同尘
点击:1270   评论:0(查看)[url=]0[/url]



  李建军在他的文章2中,攻击的第二位所谓“谀评”者,是顾随教授。他写到:“在郭沫若的影响之下,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专家和教授,也加入了‘谀评’毛诗行列。顾随……在《驼安诗话》里,当他谈到毛泽东诗词的时候,却口不应心,轻抛谀词。”接着他对顾老对毛主席诗词的赞赏和毛主席诗词进行攻击,突出的攻击《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这首诗是有口皆碑的诗,也是毛主席诗词传世最早、时间最长的诗作。它激励了前辈,鼓舞着后世。在李建军的笔下却无一是处!无视这首诗,即无视革命历史,无视革命先烈,无视伟大的的长征和长征精神!
  为了领悟长征精神,了解长征深远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把毛主席论长征和江泽民、胡锦涛在庆祝长征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时的讲话,摘录于下。
  毛主席论长征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49-150页)
  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录)  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
  长征,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一场大搏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的最重要的保证。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录)  我们党领导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进行的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在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长征途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即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指挥问题,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实行符合实际的战略策略,这一我们党在血的教训和生死存亡考验中认识并确立起来的思想路线及其取得的重大思想成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红军长征胜利,使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于西北,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红军长征的磨难和考验,锻炼了中国革命力量,党员和红军质量显著提高,为党的队伍和革命力量的壮大、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基本骨干。红军长征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信心和勇气。红军长征胜利,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过胜利和失败的长期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从遵义会议开始,又经过10年努力,到党的七大,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党的领导更加成熟,党的力量成倍壮大,党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核心力量。

  请再看一位长征亲历者谈《七律·长征》的文章,摘要转帖于下,让我们领悟《七律·长征》中的长征精神。
  毛泽东诗词中的长征(长征精神赞)【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中国作家中,只有成仿吾、冯雪峰等少数几人参加过长征,亲历过毛泽东长征诗中所描述的那些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他们曾以革命家和文学家的双重眼光亲自领略过这些诗篇意境的雄伟壮阔。成仿吾在他的《长征回忆录》中,再现了毛泽东长征诗中所描述的那些崇高壮烈、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和情景。
  当成仿吾登上老山界即地图上叫做越城岭的时候,他感到:从山顶四望,真是“一览众山小”,令人心胸开阔。毛泽东《长征》诗的名句“五岭逶迤腾细浪”,在这里是最真实地显现在眼前。他认为从江西出发起,沿途经过了我国南方的无数高山峻岭,正如《长征》诗中高度概括的那样:“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攻破娄山关是四渡赤水战役中间的一次战斗,成仿吾不仅对这首词有最深切的体会,而且是他第一次亲身领略到毛泽东指挥运动战的奇妙。他说:“整个四渡赤水河的战役是一场非常巧妙的运动战。毛主席指挥红军大踏步地前进,大范围地迂回,忽南忽北,声东击西,以各种佯攻调动敌人,争取自己主动,逼敌陷于被动,弄得敌人捉摸不住我军的动向,疲于奔命。当敌人以为我们决心北上的时候,我们却突然南下,当敌人以为我们准备东还的时候,我们却转头向西,扬长而去。敌人的尾追挡堵,尽是枉费心机。这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一个光辉范例,真是用兵如神,是古今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让蒋介石吹嘘他困守贵阳的‘妙算奇功’吧!红军远走高飞了,燕雀哪知鸿鹄志呢?”
  四渡赤水之后,便是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这正是毛泽东《长征》诗另一名联所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是两次飞越天险,两次都经过激烈的战斗,但前者主要是智取,后者主要是力夺。一“暖”一“寒”,虽与气候有关,但显然不是写气候。前者在5月初,由于金沙江皎平渡地势的特点,热风炙人;后者在5月末,飞夺泸定桥时,连日风雨交加。但因智取成功,连金沙江水拍得云崖也生暖意,这是胜利的喜悦;又因强攻,天险更觉其险,给人以“寒”的感觉,即所谓触目惊心,反衬出红军战斗胜利的豪迈之情。这一切都是成仿吾身临其境。
  “金沙水拍云崖暖”——成仿吾深刻体验了巧渡金沙江用兵之巧:当我军逼近昆明,迫使敌人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昆明,蒋介石也由贵阳飞来昆明督战时,我军却转向西北直趋金沙江。这是一巧。当皎平渡的敌人认为这里不是主要渡口,红军还在200里以外时,却受到我军夜袭。这是二巧。成仿吾所在的干部团完全控制了皎平渡后,渡船急忙地来回在大约300米宽的江上,载着革命的军队跨过波涛滚滚的金沙江,去完成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干部团渡江后,就在沙滩上露营。金沙江两岸都是高山,只有热风随波涛翻腾着,热得气闷。成仿吾充分体会到:巧渡金沙江成功,终于摆脱了数十万敌人的追击与堵截,是我军在这次空前的战略转移中取得的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次伟大胜利。
  “大渡桥横铁索寒”——成仿吾是随右路军,在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安顺场渡过去的。他称赞道:“十七勇士带头向敌人猛冲过去。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征服了天险,打垮了敌人,使红军大部队得以顺利渡过大渡河。他们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史诗。”而左路军22个英雄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更为惊心动魄。这真是一座铁索桥,13根铁索横悬两岸,敌人已全部拆去木板。河面数十丈宽,流水像瀑布一样从山峡中倾泻而来,激起一丈多高的白浪,响声震耳。敌人约两个团,不停地射击。并叫嚷:“你们飞过来啊!”哪料我们22个英雄冒着稠密的弹雨,一手扶着铁栏,踏着铁索,竟然飞一般冲了过去。后续部队赶上,经过两小时激战,全部控制了泸定桥。这个场面虽然成仿吾未能目睹,但随后两路大军就在泸定桥南面会合了,他也是最早耳闻。成仿吾与胜利后漫步桥头的刘伯承同志的感慨发生强烈共鸣:“泸定桥!泸定桥!你真是多么险要的地方呀!现在我们过来了!我们胜利了!”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成仿吾说,红军完全走出岷山山脉这千里雪山之后每个人脸上露出的喜悦,正如毛主席所表达的一样。过了大渡河,遇到的便是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此后是岷山山脉的千里雪山,连大草地、腊子口这些天险,都在千里雪山的范围之内,所以这诗句有着高度的概括力。而且这结尾回应全篇,前面的两句一形容金沙浪之高,一形容大渡桥之险,似乎字面都没说“过”、说“喜”,其实却被结尾关联着,都是“三军过后”露出笑容,而尤其喜悦的是走完了千里雪山,最艰险的历程就都甩在身后了。成仿吾对《长征》诗的理解,不是凭想象,而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是感同身受的体验,他就是诗的验证人,这也就是他这位文学家的不同凡响之处,他的理解是最直接、最深刻、最有说服力、最可宝贵的。

  领悟了长征精神,了解了长征深远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我们对《七律·长征》更加倍感亲切。毛主席用56个字浓缩了伟大的长征,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和再现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体现了红军无坚不摧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读了这样前无古人的诗篇,无不感到振奋、受到鼓舞和激励,不论过去和今天,读了《七律·长征》,都让人热血沸腾。这样的诗,不论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还是新中国培育的知识分子即专家教授,谁能不赞赏?只有那些对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的革命抱着敌对态度的人,才能对《七律·长征》冷若冰霜,并百般非难!
  李建军攻击《七律·长征》不合格律。
  顾老指出:格律之“律”,不是不随人意志转移的规律。“律”是人为的。“律”不能为人服务时,人应该打破它。“律”是形式,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当形式不能为内容服务时,人应该改造它。
  李建军攻击顾老对毛主席诗词的赞赏是:“口不应心,轻抛谀词”。
  顾老说:毛主席是诗人。他的生活是前人所未有的伟大生活,诗词也就成为前人所未有的不朽诗篇。博学而无所成名,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历代诗人不能具有主席这样的世界观,所以他们使出了拔山扛鼎的力量,发挥了镂云雕月的才华,还是写不出像主席如此之振奋人心的作品。
  请问这是“轻抛谀词”吗?!顾老说的完全正确。伟大的人生,才能写出伟大的诗篇。历代诗人没有毛主席那样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李建军说:“在郭沫若的影响之下,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专家和教授,也加入了‘谀评’毛诗行列。”任意信口雌黄!
  郭老不是赞颂毛主席诗词的第一人。在旧社会,赞颂毛主席诗词是千古绝唱的第一人是柳亚子老先生;在报上赞颂毛主席诗词的第一人是吴祖光同志,那是1945年,在蒋介石统治下的重庆,那时公开赞颂毛主席,是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的,他们受了谁的影响?朱总司令、陈毅元帅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都赞颂毛主席诗词,他们受了谁的影响?为蒋介石服务的文人陈布雷也说: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他受了谁的影响?建国后赞颂毛主席诗词的第一人是老诗人臧克家,我看到的文章标题是《雪天读毛主席咏雪词》,时间是1956年11月17日,臧老受谁的影响?
  说顾老是“‘旧社会’过来的,上面提到的几位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李建军所攻击的赵朴初、姚雪银、冰心、萧涤非……等等,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他们都赞颂毛主席诗词。这让李建军感到奇怪,不可理解。
  如何对待毛主席诗词,就是如何对待毛主席,如何对待毛主席,就是如何对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这是根本的问题。
  毛主席的诗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史诗。在与敌人生死搏斗中传诵,激励革命者的理想、斗志,奋勇向前。在旧社会,毛主席诗词的传诵,革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新中国建立后,在新社会,毛主席诗词的传诵,让革命的后代,从中看到了创建新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鼓舞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们,沿着革命前辈的脚印走。
  不仅专家教授,凡是革命的知识分子、支持革命的知识分子、同情革命的知识分子,无不赞赏毛主席诗词,不受任何人影响,不分新旧社会。不论新旧社会,凡是站在革命对立面的人,都不赞赏毛主席诗词,不但不赞赏,还要进行恶意的攻击。革命二字,是对毛主席诗词赞赏或攻击的分水岭。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不奇怪,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013年11月8日

醉饮杜康悲世风 笔飞墨舞叹声浓
轻言岂敢忘忧国 风过犹思华夏红
  毛主席的诗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史诗。在与敌人生死搏斗中传诵,激励革命者的理想、斗志,奋勇向前。
醉饮杜康悲世风 笔飞墨舞叹声浓
轻言岂敢忘忧国 风过犹思华夏红
返回列表
当今集体经济的典范——南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