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报导] 辽宁号接舰部队机电长令航母锅炉研制者折服

辽宁号接舰部队机电长令航母锅炉研制者折服


中国海军网
2013-03-18 15:16



83579529.jpg
2013-3-19 05:24



资料图:中国航母辽宁舰进行试航


2011年7月27日,当我国对外宣布正在改建第一艘航空母舰时,外电引用有关大国专家的话说:“驾驭航母,中国至少要用10年时间……”
然而,我国航母事业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
2011年8月10日,我航母平台拉开常态化出海试验的大幕,首次出海进行海试。
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被命名为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
2012年10月9日至29日,辽宁舰完成入列后首次科研试验和训练。
2012年11月23日,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上首次着舰起飞成功……
境外媒体禁不住惊呼:“中国航母发展,超乎西方预想!”
中国航母建设快速推进的进程中,凝聚着一个特殊群体的忠诚和奉献、勇敢和智慧。他们就是辽宁舰的全体官兵——共和国第一代航母舰员。
“选特别想干、特别能干的人加入接舰部队!”
2009年8月,海军启动组建航母接舰部队。
选人,当时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支航母部队,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强军梦想,选什么样的人,关系太大了!”
着眼航母建设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围绕“选一流人才、建标杆部队”,在海军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专门机构,经反复研究,确定了选人的杠杠——
要“有理想、有追求”,选“特别想干、特别能干”的人加入接舰部队!
要“有能力、有潜力”,为航母事业选好“中坚力量”和“种子人才”!
要“高起点、高标准”,全海军遴选,大范围考核,优中选优,选出精兵强将……
“驾驭航母,是中华民族前无古人的伟业,但决不是安逸的事业!特别是组建之初,百废待兴,没有现成的营房,不明确将来的驻地在哪,军官连‘拖家带口’的条件都不具备,所有已婚者将长期面临着两地分居的‘已婚单身汉’生活……”
“‘一切从零开始’的艰苦创业,足以让人‘掉几层皮’;干航母充满未知的风险和挑战,也考验人的勇敢和追求……”
现实的艰苦,从来就没有挡住人民海军前进的步伐。个人自愿报名、组织严格考核……随着选人工作的全面展开,在明摆的困难面前,一批批精英义无反顾地告别熟悉的工作环境,放下舒适的生活条件,别妻离子,走向我国第一艘航母。
“我强烈要求调到航母部队!”这是驻港部队一名士官的请求。
他的愿望一旦实现,就意味着每个月驻港补助没有了。
月薪减少了,这对于一名农村籍的士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但他却说:“钱再多,也不能与干航母这个伟大的事业相比!”
“干航母是我追求的新时尚!”在某支队,二级军士长陈青松站到前来选人的接舰部队领导面前,“我请求加入航母部队,请给我机会!”
结婚12年,陈青松分居12年。妻子一人拖着孩子,苦盼着和他团聚。2008年年底,随军手续办下来时,妻子喜极而泣:“这下一家人再也不用分开了!”
就在陈青松前往航母部队报到前夕,想到一家人刚团聚,现在又两地分居,妻子泪眼汪汪看着他:“你能不能不去?”
朋友也劝陈青松:“你在一个岗位上干了近20年,业务上炉火纯青,留下来,一切都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有必要离开这一切重新开始吗?”
“我是在接受祖国的挑选!”陈青松深情地说,“作为一名军人,如果明知祖国的需要,我却选择躲避,我将会痛苦一辈子……”
吻别妻儿,陈青松成为第一代航母舰员中的一员。
“我自小就有英雄梦,我希望有机会指挥一艘军舰,当个让友军肃然起敬、让敌军闻风丧胆的舰长……”
夜阑人静,坐落于羊城广州的中山大学校园内,女博士研究生韦慧晓的思维纵横捭阖,她挑灯给海军有关部门写信自荐:“航母是中国水兵最大的舞台,为了心中的梦想,我申请当一名普通的航母舰员,在战风斗浪中历练成长!”
韦慧晓的选择,让导师和同学倍感诧异。
在大家的心目中,韦慧晓光环满身——“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中国研究生》杂志封面人物、华为集团金牌员工……
在大家的眼里,韦慧晓有着非凡的经历——赴西藏支过教、赴北京当过奥运会志愿者、赴比利时参加过中欧青年交流活动……互联网上有关她的信息连篇累牍。
光鲜的头衔,丰富的学识,加上姣好的面容,韦慧晓让用人单位眼馋不已,让学姐学妹们眼红不已。
“韦慧晓,你疯了!”有人对她说,“22年的勤奋苦学,难道就是为了当一名水手吗?”
“你们不了解我!小时候,我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现在,书读多了,我长大了,我越来越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韦慧晓说,“我爱航母,我要终身嫁给航母事业!只要能上航母,打扫卫生我都愿意!”
此生只为航母狂!韦慧晓如愿了,成为辽宁舰上第一位女博士军官。
“第一代航母舰员,来源遍及海军五大兵种和海军各级机关、各个院校,都是抱着远大的航母梦来的!”采访中,凭海临风,辽宁舰政委梅文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中有飞行员舰长、博士硕士舰长、全训合格舰长,有留英留俄的各领域各专业尖子人才,有优秀飞行员、全国空管先进个人,还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学习成才标兵……个个是有抱负、有才干的优秀人才!”
“就是拼上性命,我们也要尽快把驾舰技术掌握好!”
第一次进入辽宁舰的舱室,当了20多年水兵的辅机区队长刘辉一下子“找不到北”了:“我像走进一座庞大的迷宫,不知道东西南北,搞不清楚哪是舰艏哪是舰艉!”说起当时的情形,刘辉心有余悸,“幸亏是遇上路过的施工人员,否则当时我真找不到出口!”
迷路的尴尬,让刘辉和战友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航母上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每个人都是小学生!要想获得航母的“驾照”,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
那段时间,刘辉和战友们一起,手拉着手钻舱室,在航母上学“认路”。
从认路起步,舰员们开始了孜孜不倦的求学之路。
数十万册技术资料如何吃透?数以亿计的备品备件如何管理?战舰和飞机如何融合?岸舰如何衔接……铺天盖地的问号,犹如一副副千钧之担,压在接舰官兵的肩上,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组建一支部队,创办一所学校,接好航母首舰,培育种子人才”,他们马不停蹄,往返奔波在科研院所、研制厂家和实习部队之间。
这支特殊的求学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自接舰部队组建以来,先后2万余人次辗转17个省20多个城市,进出院校、厂所,参加接舰理论培训和新装备技术培训,8万余人次上舰熟悉舱室训练、跟产助建和试验试航,400多人次赴驱护舰、航空兵部队交叉学习专业技能……
安全,是航母的生命。防火,是航母的大事。安全部门是辽宁舰一个全新的部门。“人人见火,人人过关”,这是舰上提出的要求。2011年3月,安全部门消防中队长刘勇强带领12名战士,前往大连某消防支队参加轮训。
出警的警报声一次又一次拉响,消防官兵每次总是有意把他们丢在一边:“水火无情,消防是高危职业,没有一两年的工作经验,谁敢让你们上呀……”
“不要说一两年,就是三四个月,咱也等不起啊!”刘勇强对战友说:“机会是等不来的,必须抢!”
2011年4月1日下午,一艘民船发生火灾,一阵急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
刘勇强带着大家冲出门。但还是迟了半步:消防车已绝尘而去,又把他们给甩了。
“船火警情很难得!扑灭民船的大火,对我们提高海上消防能力更有借鉴意义!”拦下2辆出租车,刘勇强和战友们直奔事发码头。
火灾现场,民船明火已经扑灭。但浓烟仍源源不断地从船舱内往外冒。
现场指挥员下令:进舱查探火源,彻底消灭火种!
刘勇强立即冲上去:“我是海军,对舱室结构熟悉!派我下舱室探火吧!”
“海军……”指挥员为难了。
“时间不允许,请不要再犹豫了!这里没有人比我更合适!”
刘勇强冲进船舱,冒着危险找到火源,并将其扑灭。
消防官兵被感动了:“海军战友令人佩服!以后出警,我们一定带上你们!”
真正的火场历练,让刘勇强和战友们变得十分老辣。某居民区突发火灾。刘勇强带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未等消防人员赶到,就将火扑灭了。
“海军战友们真厉害!”消防队员感慨地说,“不到2个月的时间,你们就掌握了消防队员需要2年时间才能掌握的技能,真是奇迹!”
有一段时间,某厂所技术人员,见了作战部门操纵兵吴晓就躲。
大家在背后议论:“别看这姑娘长得斯文,却是一个难缠的‘厚脸皮’——问起问题,从来就没有完的时候……”
一名厂所技术人员“不幸”被吴晓“逮住”了。
吴晓似乎脑子里装满问号,她连珠炮似的发问,没完没了。
好家伙,惹不起,还躲不起呀!对方一笑,说:“我要下舰开会,你下次再问吧!”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敷衍人的推辞。吴晓却认真了:“下次是什么时候?”
“下次就是下一次,有时间你就到指挥室来找我!”
显然,这是一次毫无诚意的约定。可吴晓哪肯罢休。
有空没空,吴晓就往作战指挥室里跑,打听人家来了没有。
那位技术人员得知后深受感动。“把航母交给这样的年轻人,我们一百个放心!”他向吴晓承诺:今后,我会的会知无不言;我不会的,也帮你找到懂的人……
正是凭着这种执着,辽宁舰100%的舰员通过了相关厂所和院校的各种接装培训考核,获得上舰资格认证。
心在哪,收获就在哪。2012年4月20日,作为全舰最复杂、最庞大的部门,机电部门的官兵全面接管前机舱,率先实现独立操纵装备。那天,离接舰部队组建才刚刚两年半。
紧随其后,其他部门陆续实现了自主操纵。
2012年8月中旬的一天,渤海某海域,云飞浪卷,辽宁舰进入入列之前的最后一次海试。
海浪滔滔,一连10多天,在官兵们娴熟的操纵下,辽宁舰庞大的身躯服服帖帖,时而斩浪前行,时而压浪转向……
舰艉,犁出一道宽阔而美丽的航迹……

“越是习惯思维认为‘不可能’的地方,越是创新萌芽生长的地方!”
这是辽宁舰召开的第一次全员动员大会。
主席台上,一位领导的话通过话筒,撞击着现场每个人的心:“驾驭航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国外同行不可能将现成答案慷慨相送,怎么办?”
全场肃然。
“等,是不会有‘馅饼’的!等,没有任何出路和希望!”这位领导突然提高了声音,“越是没有任何经验可言,越需要我们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独立自主将一个个问号拉直……”
接着,他动情地说:“我希望若干年以后,在座的每个人都能自豪地说,某某某是我做成的,什么主意是我出的,哪一个难关是我攻下来的……”
按照“需求牵引、整体规划,急用先行、突出重点”,分部署、训练、管理、安全等7个方向221个课题,潜心广泛开展探索研究,辽宁舰官兵个个都成了实打实的创新者。
皓月当空,机电长楼富强辗转反侧,睡意全无。
令楼富强寝不安席的是航母的锅炉。辽宁舰锅炉必须先把能直接启动的锅炉启动,当这些锅炉的气压升到某一数据时,才能启动其他的锅炉。
一个月前,楼富强向有关专家提出质疑,得到的答复是:“原设计就是这样,不能动!”
楼富强不甘心,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他心中升腾,他再次提出:“能不能想想办法?”
对方无可奈何地说:“不可能!就是有,可能性也很小!”
“许多创新成果,恰恰是在突破这‘可能性很小’中产生的!”楼富强抱定,“越是习惯思维认为‘不可能’的地方,越是创新萌芽生长的地方!”
不轻易相信“不可能”,楼富强揪住这个问题,没日没夜地忙开了。
楼富强成功了。他成功降低了锅炉启动蒸汽压力,装备安全性能提高的同时,启动时间大大缩短。
专家们不无感慨地说:“蒸汽的气压这么低,锅炉依然能启动,作为研制者,我们都没想到!”
创新,让舰员们总能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问题。
那一天,坐在密密麻麻的管道中,刘辉惊呆了:这么多机组的冷凝水,竟只有一条管道、一个阀门,如果冷凝水阀门或者管道发生内漏,将会使海水进入炉水!
“辅机冷凝水系统设计不科学!”想到这,刘辉不寒而栗:“会不会是自己把管路图画错了?”爬进机舱,刘辉拿着手电筒摸上摸下,几天的连续奋战后,结果还是一样:“系统设计存有隐患!”
事不宜迟,刘辉铺开管路图,连夜拿出了一份改进方案,并将改进的图纸画好。
第二天,面对厂方专家,刘辉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试验过很多次了!”厂方专家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就在专家认为“根本不可能”之际,某号机冷凝水管发生了海水渗漏,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
这场虚惊,让厂方吓了一跳。事实面前,专家们心服口服,根据刘辉的设计,对冷凝水阀门进行了改进,消除了设计缺陷。
创新,总能让有心人做成别人没做成之事。
那天,落日的余晖消退殆尽,劈波斩浪的辽宁舰进入第一次夜航。
驾驶室内,航行值更的职手们皱起了眉头。此刻,在他们面前的挡风玻璃,俨然是一面面不折不扣的平面镜子,乱七八糟地反射着室内众多电子显示屏的荧光,令人眼花缭乱,看不清窗外的海面。
驾驶室内反射的荧光,成为制约夜航安全的一大“瓶颈”。厂方专家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操舵的士官向虎踞与这一难题较上了劲。
茶不思、饭不香,找资料、比材质……他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有心人总有新发现。带着满腹的问题,向虎踞打的去驻地图书馆找资料。透过车窗,他清楚地看到外面车流如织,但却看不到那些车内的人。
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那些车的玻璃上贴有一种偏光、滤光的薄膜,导致里面的人能看清外面,而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
这让向虎踞眼前“灵光一闪”,他欣喜若狂,冲着司机说:“不去图书馆,去汽车美容店!”
在汽车美容店,向虎踞买了各式各样的玻璃贴膜,囊括了店内的所有品种。
回到航母上的向虎踞,迫不及待地等着夜幕的降临。
天终于黑了,向虎踞像个孩子似的笑了。在他面前,有一种贴膜罩在各种值班的电子屏幕上,驾驶室玻璃上的反射荧光立即就不见了,而值更人员却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子屏幕上的显示。
舰长听说后,立即采纳了这一办法。如今,辽宁舰的驾驶室和飞行塔台里的所有电子屏,都用上了向虎踞的“发明”。
航母是最大的水面舰艇,数千号人战斗生活在上面,看似寻常的吃、住、行、医都成了不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战备生活秩序是一个大课题。为管好这个“海上城堡”,创新在辽宁舰上无处不在。这里,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系统、每一个战位,都可以告诉你一个甚至几个创新的故事——
针对航母系统庞大复杂、管理难度大,官兵们把现代企业管理的“6S”理念(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引入日常管理之中,用可视化、标准化、程序化、愚巧化的方法,巧妙地把各项工作的流程和要求分解细化,化解了管理难题。
航母安全防范压力大,如果单靠安全部门几十个人,每人就是长出“三头六臂”也难以招架。借鉴现代城市管理方法,他们将舰艇分为25个区,按专业划分责任区,边缘叠加,不留漏洞,把辽宁舰这个“海上巨无霸”管理得井井有条。
就连就餐如何安排?衣物如何清洁?洗脸毛巾怎样拿、怎样拧、怎样放等生活细节,都融入了官兵们的创新智慧。
统计显示:接舰以来,该舰官兵先后提出各类改进建议近4000项。仅航空部门信息班战士李学良,一人就提出合理化建议70余项,其中33项被工业部门采纳,14项被列为后续装备改进参考意见……
“我很清楚,选择这一专业,无疑是用生命去探险、用躯体去铺路!”
共和国第一代航母舰员,是“红地毯上的负重者”,在顶着“第一代”耀眼光环的同时,面临着更高的风险、更多的艰苦。
2010年2月的一天傍晚,正在参加接舰培训的楼富强,家中突发火灾,母亲被烧伤,转往省城医院急救;父亲一着急,心脏病又犯了,晕倒后进了抢救室。
楼富强赶到杭州,他流泪了:年迈母亲伤得很重,换药时,都可以看到骨头……而躺在另一家医院的父亲,同样需要24小时陪护。
一边是期待照顾的双亲,一边是航母接装培训的关键时刻,楼富强为难了。
权衡再三,他把在舟山的妻子叫过来照顾父母,自己抽身赶回部队。
11岁的女儿只身一人留在舟山上学,常常半夜哭着给他打电话:“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一个人在家好怕……”每当这时,他只能安慰女儿:“孩子,你要勇敢……”
楼富强面临的困难,舰上很多人都遇到过。像他这样,父母、老婆孩子一家三地的官兵在该舰占到70%,而全舰已婚的官兵几乎是百分之百和家属分居两地。
官兵们说:“海军各级对我们挺关心的!”记者了解到,围绕妥善解决接舰部队实际问题,有关部门出台了一揽子特殊政策和措施,对家属随军、住房保障、子女上学入托、看病就医等,都给予了政策倾斜,办了一系列实事好事。
尽管这样,但多数舰员个人或家庭,还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难,这样那样的难处。他们告诉记者:“组织上挑选我们来干航母,是最大信任和最高褒奖,再困难我们也要坚守战位!我们不能辜负了‘第一代航母人’这个荣誉!”
任何时候都记着自己是第一代航母人,越是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越能展露出最刚强的脊梁。
航母飞行甲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而在甲板上放飞舰载机的起飞助理,被称为“刀刃上的舞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舰载战斗机疾风闪电般的离舰瞬间,隐藏着许多令人心悸的“一旦”——
一旦舰载机偏移起飞跑道,巨大的尾喷,可把挨得最近的起飞助理吹到海里;一旦高达上千度的尾喷流扫到人体,鲜活的生命,瞬间即被灼伤而致死;一旦被吸入进气道,活生生的人立即就会粉身碎骨……
诸多的“一旦”,曾一度让有的领导心里直打鼓:选拔起飞助理必须是本人自愿,不是自愿的一律不予考虑。这些潜在危险,会不会给选拔起飞助理带来影响?
然而,事实很快消除了他们的担心。
第一批选拔3名起飞助理的工作启动后,几乎每一个舰员都跃跃欲试:“从国家的需要来说,这是中华民族前无古人的事业,总要有人迈出这一步。作为航母第一代舰员,我们比其他人更有条件。”
层层挑选,反复比较,最后,舰领导圈定了6名人选,并组织“一对一”的谈话确定最后人选。
陈小勇单独坐到了领导面前。
“这可是个危险的专业。”举目对视,领导不无忧虑地说:“国外航母甲板上,无一例外地出现过意外……”
闻听此言,陈小勇站起身来:“我知道!自1986年以来,仅某大国就有28名起飞助理牺牲在战位上……而且,我们的舰载机还在试验阶段,面临的风险,远远超过外国的同行。我很清楚,选择这一专业,无疑是用生命去探险、用躯体去铺路!但,这一职业风险决非超级大国的军人才敢冒!”
“在我心中,祖国的需要,永远是我抉择天平上至高无上的砝码。”陈小勇越说越激动,“既然忠诚是对祖国的最高承诺,那么,请组织让我将忠诚写满我军旅的每时每刻……”
“多好的干部啊!”领导的双眼湿润了,在陈小勇的姓名后,画了一道重重的“√”。
陈小勇是家中的顶梁柱,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一直对父母和妻女隐瞒自己从事的工作。
然而,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2012年11月23日,随着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实现完美起降,陈小勇“露馅”了。
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无论是对飞行员,还是对全体舰员,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舰、机、人,任何一方面出现一个小差错,后果都不堪设想。
那天一大早,陈小勇和战友们肩并肩排成横队,对飞行甲板异物进行拉网式排查。他们一寸一寸地向前挪动,生怕留下一丁点的杂物。在高速状态下,任何一粒小石子,都有可能对舰载机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在官兵的操纵下,行进中的辽宁舰出奇地稳,水杯内的水纹丝不动。9时08分,伴着刺耳的轰鸣声,首架歼-15战机迎面飞来。随着“嘭”的一声,陈小勇的眼前,米黄色的战机呼啸而落,精确钩住阻拦索,稳稳地停了下来。
“这是我军战斗力建设进程中又一新的历史坐标啊!从这一刻起,我们的航母就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了!”陈小勇兴奋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3个小时后,歼-15战机准备起飞了。“看我的!”身为起飞助理的陈小勇在战位摆好了架势。
加力!加力!再加力!淡蓝色的尾焰呼呼作响,航母甲板微微颤抖。陈小勇和另一名起飞助理同时挥动右臂,指向右前方,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战机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舰艏滑跃甲板,呼啸升空……
“咔嚓!”“咔嚓!”……他们潇洒的“凌空一指”,永远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成为引发“航母Style”的原型。
随着“航母Style”引爆网络,走红全国,反复端详网上“航母Style”的原型照片,妻子既高兴又不安地给陈小勇打来电话:“你老实跟我说,我怎么越看越觉得‘航母Style’的第二个人就是你啊!”
陈小勇静静地说:“旁边还有我最好的战友呢……”
电话那头,妻子一脸泪水。
总有一种精神淬火铸就,总有一种责任令人警醒,总有一种使命义无反顾,总有一种信念催人奋进!
2013年元旦,舰岛主桅杆上悬挂的国旗,呼啦啦地随风招展。面对全舰官兵,回顾曾经的酸甜与苦辣、光荣与梦想,舰长张峥亮开了嗓子:
“回首过去,我们理应自豪;展望未来,前方的路还很漫长!我们必须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大力弘扬忠诚使命、报国强军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遵循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团结奋斗、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再接再厉、奋发进取,为航母的建设和发展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让航母梦强军梦强国梦,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放飞!”
大海潮起浪涌,永不安静……
航母起航,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正向着新的航程破浪前进……

朋友们,相信不少人都看过宇宙飞船上天,以及与轨道舱对接的情节,中国的科技令国人振奋。今天转发这篇通讯,让大家了解中国海军新的里程碑——航母出海!虽然与世界霸主美国相比我们是相形见绌,但这是个重要的开始,对于保家卫国,这是中国长城的延伸。

辽宁号服役了,为了驾驭这个庞然大物,多少中华的优秀儿女,抛家舍业,英勇前往,义无反顾!展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祖国的日益强大,相信一定会让海内外的华人自豪!

读此文很是振奋精神,这些无私无畏的爱国将士就是我们的时代英雄。相信我们有这样优秀的中华儿女,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日益强大。
目前国人确实特需要这样一点精神了!否则未来是没有希望的~···美帝国主义联合一切反华势力,孤立中国,遏制中国。尽管我们祈求和平,但也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假如帝国主义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我们就要有足够的准备,无论是物力、财力,特别是人力,学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榜样,敢于亮剑!敢打必胜!

是的  有准备才会战无不胜
返回列表
当今集体经济的典范——南街村